

驱风散热饮子(《审视瑶函》)
组成:连翘 15g、牛蒡子 12g、羌活 9g、防风 9g、薄荷 6g(后下)、大黄 6g(后下)、赤芍 12g、当归尾 12g、川芎 9g、甘草 6g。
功效:疏风散热、活血消肿,适用于眼红、痒痛、眵多伴风热表证者。
桑菊饮加减
若风热较轻,可去大黄,加桑叶 12g、菊花 12g、蝉蜕 6g,增强疏风明目之功。
2. 热毒炽盛型(急性结膜炎重症或病毒性结膜炎)症状:白睛赤肿严重,甚至有点状出血,眵多黄稠如脓,畏光剧痛,伴口苦、便秘、尿黄,舌红苔黄,脉数有力。治法:清热解毒,凉血散瘀。验方参考:黄连解毒汤合四物汤加减
组成:黄连 9g、黄芩 12g、黄柏 12g、栀子 12g、生地 15g、赤芍 12g、当归 10g、川芎 9g、金银花 15g、蒲公英 30g。
功效:泻火解毒、凉血活血,适用于眼红如鸠目、眵多带血者。
普济消毒饮化裁
若伴眼睑肿痛、耳前淋巴结肿大,可加板蓝根 15g、玄参 12g、马勃 9g,增强解毒散结之力。
3. 湿热蕴结型(多见于过敏性结膜炎或慢性结膜炎)症状:白睛红赤,眵多黏腻,眼部灼热瘙痒,伴脘闷纳呆、口苦口臭,舌苔黄腻,脉滑数。治法:清热利湿,祛风止痒。验方参考:三仁汤加减
组成:杏仁 12g、白蔻仁 6g(后下)、薏苡仁 30g、滑石 15g(包煎)、通草 6g、竹叶 9g、厚朴 9g、法半夏 9g、黄连 6g、栀子 12g。
功效:宣化湿热、清利头目,适用于眼红、眼痒伴湿热内阻症状者。
甘露消毒丹
若分泌物黏腻难拭,可加茵陈 15g、藿香 10g,增强化湿解毒之效。
4. 阴虚火旺型(慢性结膜炎反复发作)症状:白睛微红,干涩不适,灼热感时轻时重,夜间或疲劳后加重,伴口燥咽干、失眠多梦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治法:滋阴降火,养血明目。验方参考:知柏地黄丸合四物汤加减
组成:知母 12g、黄柏 12g、熟地 15g、山茱萸 12g、山药 15g、丹皮 12g、茯苓 15g、泽泻 12g、当归 12g、赤芍 12g。
功效:滋阴降火、养血和血,适用于久病伤阴、虚火上炎者。
二、外治验方与名医特色疗法1. 中药熏洗与滴眼蒲公英洗眼方(民间验方)
组成:蒲公英 30g、野菊花 30g、黄连 10g、秦皮 15g、白蒺藜 15g。
用法:水煎取汁,过滤放凉后熏洗或滴眼,每日 3-4 次。适用于风热或热毒型,可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。
熊胆滴眼液改良方
取熊胆粉 0.5g(或用黄连 10g 替代),加生理盐水 100ml,过滤后滴眼,每次 1-2 滴,每日 4-6 次。适用于热毒炽盛型。
2. 名医外治经验唐由之教授(国医大师)经验:急性结膜炎可用生大黄 10g、黄芩 10g,水煎取浓汁,冷却后用棉签蘸取擦拭眼睑及结膜,每日 2 次,取 “以泻代清” 之意。
韦文贵教授眼科验方:对于顽固性结膜炎,用黄连 3g、人乳 10ml,将黄连研末调入人乳,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眼,每日 3 次(现代可用生理盐水替代人乳,需注意过敏风险)。
三、名医经典经验方1. 祁宝玉教授(北京中医药大学眼科名家)经验方清热明目汤
组成:金银花 15g、连翘 15g、蒲公英 30g、紫花地丁 15g、板蓝根 15g、大青叶 15g、赤芍 12g、丹皮 12g、夏枯草 15g、栀子 10g。
功效:清热解毒、凉血散瘀,尤其适用于病毒性结膜炎(如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),症见白睛点状出血、眵少而痛者。
2. 姚和清教授(上海眼科名医)验方加减桑白皮汤
组成:桑白皮 12g、地骨皮 12g、黄芩 10g、栀子 10g、连翘 15g、赤芍 12g、丹皮 12g、防风 9g、荆芥 9g、甘草 6g。
功效:清肺泻热、凉血祛风,适用于肺经郁热所致的结膜炎,症见白睛红赤、干咳咽痛者。
3. 庞赞襄教授(河北眼科名家)经验方解毒消风汤
组成:金银花 20g、连翘 15g、蒲公英 30g、紫花地丁 15g、白鲜皮 15g、地肤子 15g、防风 9g、蝉蜕 6g、赤芍 12g。
功效:清热解毒、祛风止痒,特别适用于过敏性结膜炎(属 “风邪夹热” 者),症见眼红、奇痒、眵少者。
四、注意事项与调护辨证要点:急性结膜炎多属 “暴风客热”“天行赤眼”,需区分风热与热毒;慢性结膜炎多与湿热、阴虚相关,治疗需兼顾扶正。
中西医结合提示:病毒性结膜炎(如腺病毒感染)可配合西医抗病毒药物,细菌性结膜炎需结合抗生素滴眼,避免延误病情。
禁忌与护理:治疗期间忌辛辣、海鲜等发物,避免熬夜及长时间用眼;急性结膜炎需隔离,防止传染(如不共用毛巾、手帕)。
建议患者及时就医,由中医师根据具体证型、体质调整方药,同时配合眼部清洁护理,以达到最佳疗效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